欢迎来到双子树教育网!
机构档案

快速报名,会有咨询师与您联系

学校评价(我要提问/点评)

  • 学校被点评:0
  • 好评(0%)
  • 中评(0%)
  • 差评(0%)

资料认证

   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 已通过身份证认证

   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已通过办学许可认证

  • 学校浏览人次:
  • 加盟时间:2020年02月26日
动态

幼小衔接重要吗?要不要送孩子去学

发布者:成都朴新教育 发布时间:2020-09-18 来源:成都朴新教育

幼小衔接重要吗?要不要送孩子去学?幼小衔接很重要,它决定了孩子能否尽快适应小学生活,能否顺利完成一年级学习任务,能否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。就目前现实情况来看,我认为在幼小衔接问题上,有些家长的做法是不科学、不理性、不正确的,很容易造成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”。捡到的“芝麻”是:提前全面学习一年级语文、数学知识和技能。丢掉的 “西瓜”是:孩子学习兴趣、学习能力、交往能力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。

幼小衔接

一、全面提前学习一年级知识只是捡到“芝麻”

再不到两个月,2019级一年级新生就要入学了,现在家长们却都在为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忙碌着。有些家长让孩子们上了幼小衔接班(学前班),有些家长让孩子在家学拼音、学写字、练习加减运算,个别家长甚至让孩子学竖式计算、背乘法口诀。总之是想让孩子提前把一年级知识掌握的越多越好。其实,这非但不能提高儿童入学的适应能力,而且还造成了种种弊端。

首先,影响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。学习的良性循环应该是这样:新鲜的知识—学习兴趣—努力掌握—学会的成功感—形成学习动机。可见,学习兴趣很重要,新鲜感又是孩子获得学习兴趣的源泉。孩子提前学一遍,开学后再重复学一遍,自然就缺乏新鲜感,没有新鲜感就不会形成兴趣,最终影响到学习动机的培养。

其次,影响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。学校教育的目的,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灌输知识,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。显然学习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。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就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过程。这个过程由孩子的兴趣、迷惑、明白、练习、记住、熟练等要素组成,并穿插着老师的讲解、演示、指导、考查能环节。到了一年级课堂上,如果孩子发现这些知识都学过了,他就失去了培养学习能力的机会。因为他学过,他会了。而在之前他通过辅导班学习的过程中,大多数不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块。

第三,容易造成后劲不足。提前学习了,儿童刚入学时,确实感到轻松。自以为已经会了,就不认真听课,从而养成不专心的不良习惯。当 “储备”用完时,以往的知识优势不在了,又缺乏积极思考问题、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和能力,也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,这时就会出现适应困难、学习“没后劲”等问题。

第四,容易掌握错误知识。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经过小学教育的专门训练,对小学教学要求不甚了解,所教知识和技能有时不够规范,使儿童养成不正确的习惯,如书写汉字的笔顺错误等,致使儿童刚入学就面临首先纠正错误的问题,阻碍了儿童应有的发展。孩子会困惑:那个老师教了一遍,这个老师教了一遍,到底哪个是正确的,哪个是错误的?对于老师来说,教孩子新知识不难,难的是纠正孩子的错误知识。

二、看似无关痛痒的事情,其实都是“西瓜”

幼小衔接,要重点培养学生角色意识、学习意识、行为规范意识,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习惯,以便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,促进儿童健康成长。这是“幼小衔接”过程中应该适应的重点,看似不像提前学习拼音等知识那么重要,其实这些才是幼小衔接的“西瓜”。

1、入学心理准备要重视。

对于孩子来说,小学的陌生环境会带来陌生感和焦虑感。家长可以陪孩子到将要就读的学校参观,并且熟悉学校周围的环境,比如街道和各种商店等。让孩子对大环境有熟悉感,就会有心理的安全感。在家里,父母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。比如,开展亲子角色扮演游戏,和孩子分别扮演老师和学生,模拟上课的情景,让孩子熟悉课堂的氛围。另外,父母还可以给孩子讲讲自己上学时的趣事,让孩子知道学校生活很有意思。

2、自理能力是建立自信心的前提。

幼儿园和小学差别很大。幼儿园教育,是“教养并重”;小学教育则是 “以教为主”。孩子在幼儿园,过的是集体生活,遇到穿衣服、系鞋带、上厕所等生活问题时,都可以由老师帮忙。进了小学,老师一般是不主动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的。

如果孩子缺乏这方面的自理能力,他会感到非常无助,当孩子看到其他孩子能轻松解决时,将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行,进而没有自信心。孩子的自理能力是适应小学生活,建立个人自信的必要条件,一个连生活小事都没自信的孩子,怎么可能在课堂学习上信心满满呢?

因此,父母要在家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。一是相信孩子,给他创设独立锻炼的机会。二是让孩子敢于尝试错误,在锻炼中学会解决问题。比如扣衣服扣子,刚开始孩子会遇到困难,家长一定要沉住气,多鼓励,少插手,孩子经过几次探索就能自己解决了。

3、规则意识是适应小学教育的保障。

幼儿园,主要以开展游戏和活动为主,老师们不会过分强调纪律和规则。小学课堂完全不一样,坐姿端正,认真听讲是基本要求。在一年级刚入学阶段,有些孩子坐不住,依然保持上幼儿园的状态。有的孩子上着课突然站起来又坐下,有的孩子刚上课就要去厕所,有的孩子还像幼儿园一样随便和同桌交头接耳说话。这是孩子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,非常影响学习效果,逐渐就成为了班里的后进生。

规则意识培养一定要从家庭教育做起。首先,在家庭生活中要有相应规则,家长要带头遵守。其次,家长们要保持家庭规则的一致性。比如吃饭前要洗手,无论什么情况下,都要坚持这一原则。最后,规则意识培养要由浅入深,逐步提高。

4、交往能力是爱上学校生活的关键。

入学后,如果孩子能交往几个好朋友,并且喜欢自己的老师,那么孩子将会非常喜欢上学。但是,进入一年级,陌生的校园、老师及同学,以及小学中的不同要求和课堂,都会让孩子产生距离感。如果孩子不能很快和同学们进行良好交往,不能喜欢上自己的老师,孩子将会面临很大的困惑。平时,父母可以带孩子多到户外及游乐场活动,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陌生小朋友,观察孩子交往能力。如果孩子存在某些问题,父母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。

孩子读书,越早越好

以上就是 成都朴新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 幼小衔接重要吗?要不要送孩子去学 的全部内容,更多学习资讯,课程费用,培训时间可咨询在线老师!
校区地址
  • 乘车路线:电话通知。
  • 授课地址:

地理位置 Location

'); })();